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许昌制造”向“许昌智造”迈进!先进制造业和网络经济唱响工业发展主旋律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8-03-0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 】【关闭


3月2日上午,许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2017年许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委有关负责同志向社会各界介绍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通报下步工作安排,并就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拉高标杆、持续求进、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着力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企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一)工业运行总体良好。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55.5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9%,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由2015年全省第12位、2016年全省第7位前移至2017年全省第2位,年均提升5个位次。增速绝对数由2015年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2016年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提升至2017年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506亿元,同比增长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5%;工业增值税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43.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 3位;工业用电量完成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6%。2017年,我市被工信部列为全国工业经济运行重点联系城市,加入国家工业经济运行重点监测分析城市行列。

(二)经济效益持续向好。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2.2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5.4%,居全省第2位。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由2015年的5.9%、2016年的13.7%提升至2017年的15.4%,营业收入逐年稳步提升,收入总量持续增大。2017年实现利润591亿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20.5%,居全省第3位。利润增速由2015年的-0.2%、2016年的10.3%提升至2017年的20.5%。全市38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8.4%;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9个行业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6个正增长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80.8%。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市制造业和能源电力行业增加值比例95.6:4.4,制造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20亿元,同比增长19.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8.9%,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62.1%。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4.2%、24.6%、14.1%、19.9%,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市工业增长的强劲动力。七大高耗能行业有5个综合能源消费量呈持续下降态势。

(四)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市光纤端口达到210万线,光网络覆盖率达97%以上,基本实现城乡家庭全部具备100M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4G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87家市直单位、9个县(市、区)和107个乡(镇、办)与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联网工作,实现了联网市、县、乡三级覆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95%以上的企业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平台,财务部门的普及应用率在90%以上,办公自动化OA应用程度达到85%以上。森源重工、许昌烟机、众品食业、大盛微电等4家企业被评定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鲜易供应链获评国家2017年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许继集团的“HiEV电动汽车充电云服务平台”入选河南省工业云示范平台。

(五)企业培育凸显成效。2017年,我市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2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5%,同比增长9.7%,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3个百分点。全市8家百亿元以上企业均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中,森源集团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黄河集团、众品食业、金汇集团、首山化工等4家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200亿元;许继集团、瑞贝卡集团、许昌卷烟厂等3家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百亿元。远东传动轴、振德医用敷料、裕丰纺织、西继迅达等1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豪丰机械、龙岗电力、大宋官窑、金阳铝业等50多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家;境内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上市后备企业20家,形成了“大中小梯队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

(六)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80%以上,就业人数占全市的90%以上。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2231.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88%以上。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22.6万户,其中,民营企业突破5.6万户,同比增长19.4%。森源集团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食业、鑫金汇不锈钢等4家入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数量居河南省第一位。

(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17年,110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3%,沃特玛许昌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60个项目开工建设,平煤隆基高效单晶硅等37个项目竣工投产,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正式获批,进一步加大了对德合作力度。长葛市、禹州市入选2017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名次显著前移。10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居全省第3位,利润总额居全省第1位;长葛、禹州产业集聚区获评全省“十强”,鄢陵、大周产业集聚区晋升二星。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我们将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努力抓好以下8项工作。

(一)狠抓工业平稳运行。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深化企业服务,坚持首席服务员服务重点企业制度,用好产销、银企、用工和产学研等对接活动,完善企业问题收集、分解、督办机制。落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等举措,规范强制收费、过高收费和乱收费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1+3+11”产业转型发展政策体系,重点推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烟草等6个产业转型发展。实施“千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硅材料等专业园区建设。着力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依法依规推进产能置换。

(三)厚植工业发展后劲。扎实推进110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17亿元。抓好6个产业专班的112个重点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384亿元。围绕郑许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郑许产业对接步伐。利用建设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的机遇,扩大对德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四)深入实施三大改造。2018年完成4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年度投资不低于330亿元。在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实施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通过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集团。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建设完善的企业梯队。

(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综合配套服务。组织对转型发展突出的企业进行观摩,评选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大力弘扬民营企业家精神。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真正把老乡当老外,在政策、土地、信贷等领域向民营企业优质项目倾斜,打造公平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

(七)建设网络经济强市。推进光纤网络提速降费,推动千兆到企业、百兆到桌面的接入能力。开展智能制造工程,组织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重大技术研发应用,培育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推进5G泛在应用试验室与新型智慧城市同步建设,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推动市直部门数据和业务系统向政务云中心迁移,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能力。

(八)加强企业家培养。以优秀企业家和企业家接班人为重点,举办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和重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鼓励引导企业家通过在职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为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