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战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强化金融要素保障,2月22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办、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许昌银保监分局举办“专精特新”企业银企对接会。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允志,市活动办副主任、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廷山,市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明,许昌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英杰,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科科长段艳等主办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工商银行许昌分行、光大银行许昌分行、农业银行许昌分行、邮储银行许昌市分行、交通银行许昌分行、郑州银行许昌分行、各县(市、区)工信部门负责同志及全市43家“专精特新”企业有关负责人等参加对接会。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允志同志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生力军,对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后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等文件,拿出真金白银,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引导。特别是在健全完善“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大力推广“专精特新贷”,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据统计,2022年,全市各金融机构为辖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343笔,金额19.25亿元;截至2022年末,专精特新”名单内企业在我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9.70亿元;同心传动、新天地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主板成功上市。目前,全市共获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据统计,2022年,全市124户“专精特新”企业增值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9.8%,占全市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为10.6%;入库税收收入占全市制造业税收比重为12.3%,企业实力、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会上,杨允志局长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分别与工行许昌分行、光大银行许昌分行、郑州银行许昌分行3家银行行长签订了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郑州银行等5家银行,围绕“专精特新贷”等金融产品,各自进行了内容丰富、靶向精准的推介。工商银行与金欧特实业、农业银行与联桥科技、邮储银行与龙圣电器、交通银行与鑫瑞德化工、光大银行与福兴新材科、郑州银行与永益同丰进行现场签约,签约金额合计5000万元。与会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现场对接交流。
“下一步,我们将对今天的银企对接会进行持续跟踪,确保签约金额落实到位,推动促成更多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授信,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政银企合作取得更大实效。”市活动办副主任、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廷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