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工信部门,局各科室:
为全面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做好2025年工业经济工作,奋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一季度良好开局,确保首季“开门红”,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保障企业全力生产
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实现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开新局、起好步作为经济工作重点来抓。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手抓,持续保持工作力度,全力奋战一季度。要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突出对特色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分析研究,找准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和工作着力点,为实现2025年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要做好思想发动,督促重点企业早起步、抢时间、争进度,确保一季度完成目标不低于全年计划的25%。
二、做好市场主体培育
聚焦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龙头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支持企业构建本地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强化政策宣传,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着力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开展面向“小升规”企业的政策辅导,“一企一策”跟踪服务。举办一季度莲城企业家大讲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培训活动,解读全国“两会”精神及宏观经济形势,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各县(市、区)要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服务保障,实行项目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把签约未落地、在建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产项目作为重点,分类建立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工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要全面排查梳理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开工情况、建设进度、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树立目标导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季度力争完成工业重点项目投资160亿元。
四、保障生产要素供给
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协调机制作用,组织煤炭企业安全稳定达产,切实保障电力供应持续通畅;帮助解决电煤外购、铁路运输保障等问题,做实做细保供工作,建立健全定期考核通报机制,切实保障重点企业能源供应稳定;督促发电企业加强机组运维,杜绝非计划停机,实现应发尽发,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电力需求。保持货运畅通,确保能源物资、生活物资和重点生产物资运输“三保障一畅通”。力争一季度生产要素供给与工业生产需求相匹配。
五、抓好企业复工复产
各县(市、区)要提前安排好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提前摸底本地重点企业春节期间排产计划,建立台账清单,及时调度企业春节加班生产情况和节后开复工,尽量减少春节放假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对于春节后未及时复工复产的企业,各地要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服务,引导帮助企业做好生产组织安排。
六、保障惠企政策落实
动态收集国家、省、市等惠企政策,建立政策执行推进情况清单,定期通报清单更新情况,督促各地加快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健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分期分批扩大免申即享范围,持续优化财政奖补资金直达快享政策落实方式,力争存量政策应享尽享,增量政策直达快享。
七、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定期举办产销对接、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破解资金要素瓶颈。要推动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外出抢订单,参加各类展会活动,扩展国内外市场。各地要抓住元旦、春节等关键点,利用在外经商人员,多宣传本地企业产品,扩展企业对外合作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外地市场。
八、开展满负荷和增量奖励
对满足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连续满负荷生产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财政奖励;对满足第一季度保持连续满负荷生产且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20万元财政奖励。奖励资金由省级和属地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各地要充分宣贯,积极落实,保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应享尽享”。
九、强化稳增长工作机制
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万人助企”平台,建立健全工业稳增长促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与重点企业沟通协调,了解企业近期生产状况,统筹推进六项对接活动顺利开展。发挥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等先行指标监测预警作用,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监测调度,定期会商解决制约工业增长的问题,帮助企业满产达效。
各县(市、区)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为一季度工业良好开局多作贡献。
2025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