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河南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做好动员宣传工作,为大赛顺利举办营造良好氛围。
2025年河南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赛
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动制造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决定举办2025年河南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切实做好大赛筹备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以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主线,以清洁生产、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利用、绿色设计产品为重点方向,大力挖掘创新潜力,培育一批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团队,发掘一批工业绿色创新应用示范成果,为我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和银企对接平台,助力制造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河南建设。
二、总体设计
(一)大赛主题:豫见绿色、创赢未来。
(二)大赛时间:2025年6-7月。
(三)大赛地点:郑州市。
(四)主办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日报社。
三、组织机制
大赛设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日报社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委会主任,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委会副主任。
大赛设立秘书处,负责大赛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咨询服务、申诉仲裁、宣传推广工作,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组成,其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负责大赛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咨询服务、申诉仲裁工作;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负责大赛的宣传推广工作。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评比规则、参与项目评比等工作。
四、大赛内容
大赛设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成果、节能降碳技术创新成果、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工业绿色设计产品创新成果和绿色制造供应商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5个赛道方向。除绿色制造供应商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外,每个赛道突出创新型技术的应用,体现创新型技术转化的落地应用项目;绿色制造供应商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赛道突出绿色制造服务质量,体现服务成果的示范性、特色性、带动性。
(一)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成果。围绕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在工业污染物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大环节,采用高效的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减排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行性以及行业普适性。
(二)节能降碳技术创新成果。聚焦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采用节能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系统,已经实施完成且取得良好效果,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面向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动力电池、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水等再生资源以及尾矿、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高效回收与循环利用,采用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可复制的循环经济模式。
(四)工业绿色设计产品创新成果。具有夯实的绿色设计基础,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及工艺流程绿色化,应用低碳化、轻量化、循环化等绿色设计关键技术,在资源、能源、环境、品质、低碳等属性方面具有较强的复制推广价值。
(五)绿色制造供应商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能够提供绿色制造关键工艺系统解决方案或绿色制造咨询评价服务,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咨询评价、项目实施能力,服务案例具有良好的示范性、特色性、带动性。
五、参赛范围
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成果、节能降碳技术创新成果、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工业绿色设计产品创新成果赛道的参赛对象为在河南省注册成立的制造业企业;绿色制造供应商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赛道的参赛对象为服务河南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供应商,典型案例应为河南制造业企业的案例。
六、大赛安排
(一)报名推荐。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成果、节能降碳技术创新成果、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工业绿色设计产品创新成果赛道参赛项目的征集、遴选、推荐工作,每个赛道推荐参赛项目不少于3个(申报书见附件1,对应所属赛道进行填写);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负责绿色制造供应商服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赛道参赛项目的推荐,并于6月30日前将本地推荐参赛项目(纸质版一式一份,电子版发送邮箱)报大赛秘书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
联系人:王占昍 0371-65509953
邮 箱:hngxtjn@163.com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熊儿河路93号
(二)收集汇总。7月5日前,大赛秘书处完成各地参赛项目汇总工作,并提交专家委员会。
(三)专家评审。7月15日前,大赛专家委员会完成参赛项目评审工作。
(四)总结表彰。拟于7月下旬举办2025年河南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赛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展示大赛成果、颁发荣誉奖项,并组织金融机构与获奖项目开展金融对接(总结表彰事宜另行通知)。
七、大赛奖项
大赛分赛道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对积极组织参加全部赛道项目的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设优秀组织奖。
八、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平公正公开、科学严谨高效组织本辖区企业参加选拔赛,确保参赛项目的质量。以省辖市为单位组成参赛代表队,统一组织本辖区参赛工作,明确本单位1名分管工业绿色发展的领导为本地区参赛组织负责人,负责工业绿色发展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地区参赛组织的联络员,并于6月10日前将人员信息分别报大赛秘书处。
(二)严格标准,按时报名。各参赛代表队分赛道负责本辖区参赛项目的征集、遴选、推荐工作,并于6月30日前将本辖区参赛项目分赛道汇总形成书面推荐材料,报大赛秘书处,每个赛道参赛项目不少于3个。大赛秘书处将对各地市推荐的参赛项目进行公示。
(三)公平公正,廉洁办赛。坚持公平公正、廉洁办赛,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大赛评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要求,依法依规对参赛项目开展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及时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门户网站和河南日报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各参赛代表队参加总结表彰会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对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大赛主题,把握关键节点,加强统筹谋划,采取主流媒体和融媒体等方式,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形成特色,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宣传备赛、参赛情况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加快推动工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1.河南省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赛申报表
2.河南省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大赛评比细则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 2025年5月29日

